牛奶中微生物的來源與控制 |
[ 信息發(fā)布:本站 | 發(fā)布時間:2013-07-11 | 瀏覽:1313次 ] |
牛奶中微生物的來源與控制
——張雪亮 一、前三把奶 (來源于乳房內部) 從奶牛的乳房內擠出的鮮奶并不是無菌的,一般健康的奶牛乳房內,總是存在一些細菌,但僅限于極少數(shù)幾種細菌,其中以小球菌屬和鏈球菌屬最為常見,其他如棒狀桿菌屬和乳桿菌屬等細菌也可出現(xiàn),由于這些細菌能適應乳房的環(huán)境而生存。因此,就把這些細菌統(tǒng)稱為乳房細菌。乳房內的細菌主要存在于乳頭管及其小枝處,在乳腺組織無菌或含有很少細菌,奶牛在外界活動時,乳頭前端因容易被外界細菌侵入,細菌在乳管中常能形成菌塊栓塞。所以,在最先擠出的少量奶液中,會含有較多的細菌,因此要擠去前三把奶。 擠奶時鮮奶受乳房周圍和牛體其他部分的污染機會很多。因為,牛舍空氣、墊草、塵土以及本身的排泄物中的細菌大量附著在乳房周圍,擠奶時侵入牛奶中。這些污染菌多數(shù)屬于帶芽孢的桿菌和大腸桿菌,所以,在擠奶前,必須用溫水嚴格清洗乳房和腹部,用質量良好的消毒劑(藥浴液)消毒,再用一次性紙巾或者清潔的棉質毛巾擦干,注意,棉質毛巾每次用后都應當清洗,決不能用同一條毛巾清潔一頭以上的牛,當乳頭非常臟時,要先用微溫的水清洗,然后要徹底擦干乳房和乳頭。 擠奶時所用的制冷罐,擠奶機、過濾布、洗乳房毛巾等如果不干凈或消毒不徹底都可以污染奶汁。據(jù)證明,如果制冷罐用清水洗滌,裝滿牛奶以后,每毫升奶中細菌數(shù)可達2557 000個;制冷罐用質量較好的清洗劑清洗殺菌后,每毫升奶中,平均細菌數(shù)為23253個。所以制冷罐的清洗殺菌,對防止微生物的污染有重要的意義。有時制冷罐雖經清洗殺菌,但細菌數(shù)仍舊很高。這主要是由于制冷罐內部有死角或焊接縫,以致藏污納垢。各種擠奶用具和容器中所存在的細菌,多數(shù)為耐熱的球菌屬,平均占70%;其次為八疊球菌和桿菌。所以這類用具和容器如果不嚴格清洗殺菌,則鮮奶污染后,即使用高溫瞬間殺菌也不能消滅這些耐熱細菌,結果使鮮奶變質甚至腐敗。 綜上所述,擠奶設備主要清洗部位及清洗方式如下: 1、輸奶管道,擠奶杯組清洗:擠奶結束后要馬上清洗擠奶設備,連接清洗系統(tǒng),清潔擠奶機組外表面,用大約35°C的溫水預沖洗擠奶管路,按正確的計量加入清洗劑,用75°C--80°C的熱水循環(huán)清洗10-15分鐘,(確保排出水的水溫不能低于40°C)再用清潔的飲用水進行后沖洗,注意清洗完后用水槽上端的蝶閥重復做打開關閉動作(開關時間間隔5秒),直到設備內部基本吹干(無水珠)為止。擠奶杯組過臟時進行刷洗,正常清洗結束后,從清洗托上取下掛在掛鉤處以便下一班擠奶時已經晾干,洗完設備以后打開取樣閥,以便晾干余水,勤換過濾紙或過濾紗布。 2、制冷罐:確保冷罐內牛奶在2個小時內降到4°C,牛奶溫度保持在4°C時,微生物增長速度基本處于0增長狀態(tài),牛奶溫度越高微生物增長速度越快。定期人工刷洗死角,焊接接縫處。 3、運輸罐:確保保溫性能,運輸至乳品廠是溫度不變,因為牛奶溫度高于4°C時,微生物成幾何倍數(shù)增長。定期刷洗死角,焊接接縫處。 4、奶泵:定期拆下奶泵頭,用活水刷洗,必要時用消毒氯水浸泡消毒。 5、奶水分離器:定期手工清洗奶水分離器,拆下悶蓋,用水槍沖洗或者刷洗。 6、集乳罐:定期拆開集乳罐下上部,檢查密封圈及放水閥,用水槍沖洗或者刷洗。 四、個人衛(wèi)生,穿戴必備,(來源于人員操作) 擠奶員的手不清潔,擠奶員在工作時必須佩帶橡膠手套,腳穿工作靴,以便赤手時手中的細菌和牛乳頭不會形成交叉感染,這種正規(guī)的穿著也便于清洗?;蛘呋烊肷n蠅及其他昆蟲等都是污染的原因。據(jù)報道,每只蒼蠅所附著的細菌數(shù)為 110萬-120萬個,因此,必須嚴格注意。此外,還需注意勿使污水濺入奶罐內,并防止由于其他直接或間接的原因造成罐內污染微生物。 |